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音乐学院召开“楚风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论证会”

发布日期:2024-05-23    作者:成征     来源:    点击:

 

2024年5月22日,我院双高项目“楚风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论证会”在街道口校区综合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证会邀请了三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论证。他们分别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谭鑫培戏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孙凡,原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卢向荣,原湖北省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宋桥。

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学院发展处处长聂琪,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阎琛、副院长王霓雯,音乐学院专业带头人郭晓蕾、音乐学院办公室主任及教研室主任一同出席了会议。

音乐学院院长阎琛主持了本次会议,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音乐学院双高项目“楚风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前期研究成果。

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聂琪,立足学校发展的视角,从项目建设的基础、目标等方面,向专家教授解读发出了“请脉问诊”的邀请。

项目负责人、音乐学院专业带头人郭晓蕾,向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楚风研究中心”项目的基本设计、研究目标和任务等,希望专家们为此可行性报告提出宝贵建议。

三位专家针对会议主题分别进行了深入且详细的发言。

著名作曲家宋桥:该项目报告的主题立意清晰明了,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前景规划,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目前报告里的专家团队由作曲家、音乐学家组成,还可以在纯粹的、适中的音乐文学和歌词创作人员上进行丰富。在楚风研究中心的部门结构中,除了创作和表演人员,还需要营销人员来进行成果的推广传播。另外,在建设目标中,应该将宏观和具象相结合,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思考怎样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和提升人才素养。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孙凡教授:楚风研究中心的成立很有必要且有意义。报告中对“楚风”的界定表述明确,研究中心的定位是以湖北民歌为主体,与报告内容相符。“楚风研究中心”成立的可行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目前我校的师资力量具备,还可以请教传统意义上的力量——我校老教师、老前辈。二是,具备校企合作的传统。我院历年来的人才培养对接市场需求,这一特点还可以在报告中做强调。三是,我校作为文旅厅所属高校,要实现从服务市场到引领行业发展。我们的服务行业发展应与文旅厅的发展规划相衔接。另外,在“楚风研究”中要结合我校优势体现职业特点,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开展应用理论研究,聚焦传播、再创作、表演、运营和人才培养。

原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卢向荣:《楚风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文案条理清晰,专家团队实力担当,产业导师亦是贵院培养出的有影响力的才俊,团队负责人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并且有着对楚文化深深的热爱。历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为专业院团培养了很多人才,有非常好的优良传统,成立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平台,将来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上更能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沟通交流,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学院发展处处长聂琪提出在研究、创作、表演三个领域,依托单位,拓展地市州和群众文化馆的研究、实践创作的思路建议。

音乐学院阎琛院长表示,专家的论证意见对学院楚风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该项目将结合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论证报告材料,找准研究与实践的目标、精准定位项目结果、优化团队建设。此次楚风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专家论证会,为后续的项目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论证会后,我院荣幸获赠孙凡教授主编的专著《荆楚音乐论》和《音乐论文写作与编辑规范》。这份珍贵的礼物将成为我院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师生们提供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