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精彩展示->正文

精彩展示

“2025年湖北省戏曲演员骨干人才能力提升班(生行经典剧目班)”顺利结业

作者:陈亚萍 周东编辑:赵玉芳出品部门: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12 点击次数: 145

9月10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虎泉校区小剧场内锣鼓铿锵、曲声悠扬,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年湖北省戏曲演员骨干人才能力提升班(生行经典剧目班)”结业汇报演出在此隆重举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萍,艺术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王军,一级调研员田松,学校党委书记杨峻峰,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伟等校领导,教师代表观看此次演出。

本次演出以“传韵·砺新”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省多名青年戏曲演员在经典京昆剧目传承与表演技艺上的全面提升,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戏曲艺术盛宴。

整场演出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分为开场“群英荟萃”、第一篇章“英姿飒爽·文武兼修”、第二篇章“韵味醇厚·戏以载道”,以及尾声“薪火相传”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现了培训班的教学成果与演员们的艺术成长。

演出在欢快激昂的戏曲锣鼓中拉开帷幕。八名飞虎旗演员挥动大旗疾步出场,四名大靠武生威武亮相,小生、老生、短打武生等不同行当演员依次登台,通过经典的“起霸”、“折扇”、“捋髯”、“刀花”等程式动作,完成气势恢宏的集体亮相,瞬间点燃全场气氛。

随后,正式进入剧目展演环节。第一篇章聚焦“技与艺”的融合,短打武生戏《洗浮山》率先登场,通过剧中人物贺天保“趟马、走边、双刀、下场花”部分,将武生行当“漂、帅、脆”的艺术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紧接着,昆曲《牡丹亭·拾画》则以截然不同的风格亮相。巾生演员以细腻婉转的唱念做表,通过水袖、折扇、台步舞台调度等表演展现了既潇洒又富有书卷的人物气质,将柳梦梅痴情、惊喜与缠绵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彰显出昆曲艺术的典雅与深邃。

 

第二篇章转向“道与情”的表达。老生名剧《四进士》“盗书”一折中,演员通过大段念白和极具张力的表演,塑造出宋士杰这一正直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示出老生行当深厚的表演功底。

压轴登场的是长靠武生大武戏《挑滑车》。演员舞动大枪、驾驭长靠,在“起霸”“下场花”段落中通过“抖靠旗、矮翻身、舞大刀”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动作,将英雄高宠的悲壮豪情推向高潮,赢得阵阵掌声。

演出尾声,全体学员登台谢幕。参与活动的领导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的成果,寄语青年戏曲演员,继续深耕传统、守正创新,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传承湖北戏曲文化、展现时代风采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湖北省戏曲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了朱世慧、李春芳、程彩萍等一大批戏曲表演艺术家,创作了楚剧《双教子》、汉剧《黛诺》等传唱大江南北的时代经典,为湖北省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作为以戏曲艺术教育事业起家、全省唯一培养戏曲表演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我校积极承担戏曲后备人才培养重任。自2014年起,我校持续深化“戏曲演员骨干人才能力提升班”这一非学历教育品牌建设。学校充分立足戏曲艺术的专业特色,以“名师引领、传承创新”为宗旨,特邀德艺双馨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尚长荣、李玉芙、尚惠敏、石维坚等,行业专家王立军、闫巍、李鸿良、王振义、杨仲义、张宏伟等,戏曲理论专家学者郑传寅、沈虹光、胡应明、刘恩平、满新颖、刘小军等组成核心教学团队,为学员系统传授戏曲表演的先进艺术理念与精湛技艺,内容涵盖唱念做打、角色塑造、剧目创作及戏曲美学等多个层面。教学团队通过亲自示范、个性化指导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与艺术表现力,展现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

截至目前,我校已按行当、类别和层次开设戏曲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15余期,驻团培训6个团。参训学员覆盖全省60余个戏曲院团,累计培训11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表演、创作及管理人才,显著促进了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为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和艺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