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雅洁 张晶晶 孟祥祥 章伊可编辑:赵玉芳出品部门:湖北省艺术学校 发布时间:2025-09-14 点击次数: 155
9月12日晚,“2025 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 盛大启幕。我校中职教学部(湖北省艺术学校)百名师生带来的开幕式首个节目《欢乐长江》惊艳开场,拉开了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大幕。
作为此次开幕式年龄最小的参演群体,我校中职教学部教师带领100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团队,与众多专业艺术团体、高校学子同台献艺,演出《欢乐长江》《壮丽航程》两个节目,以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技艺,将长江的壮美和时代的蓬勃淋漓展现,为这场融合 “江岸—江面—天际” 三位一体的文化盛宴写下璀璨的青春诗篇。
本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以 “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指导,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开幕式除文艺演出外,还创新呈现无人机光影秀、烟花秀等环节,打造出沉浸式文化展演空间。
作为曾参与世界军运会开幕式、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且在荷花奖、桃李杯等重大赛事中屡获大奖的专业院校,湖艺中职教学部成为首批进入导演组方案的团队。导演组成员、湖艺中职教学部舞蹈教研室主任徐峥介绍,这既是对学校专业品牌建设的认可,也体现了业界对湖艺教学成果的信赖——此次开幕式导演组及其他团队中,也有大量湖艺培养的优秀毕业生。
当晚,随着音乐响起,湖艺学子翩翩起舞,带来开幕式首个节目《欢乐长江》,徐徐铺展长江文艺“画卷”。演员的舞扇开合间尽显江河的大气磅礴,舞姿流转时尽展长江文脉绵盛的意蕴。随后《壮丽航程》华美登场,在彩花摇曳中勾勒盛世图景,演绎长江的壮阔和生生不息的活力,台下掌声此起彼伏。
“聚光灯亮起时,我忽然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15 岁的学生姚许愿是参演者中年龄最小的之一,她坦言起初既紧张又期待,而当看到观众专注的目光,“传承长江文化”的使命感愈发清晰。学生乔雨琪则感慨,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更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长江文化艺术节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与精神的洗礼。带队老师章伊可老师现场见证了学生与长江文化同频共振的精彩:“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将青春的活力融入长江文化的磅礴血脉,用现代语言演绎长江千年文脉,让古老文脉焕发青春光彩,完美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魅力。”
“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演绎长江主题,师生为热爱拼搏的默契,比拿到奖项更珍贵。”带队教师张晶晶表示,参演过程让学生们感受到母亲河的文化厚重,也让自己看到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新生,更真切体会到“以文化人”的价值。
作为带队老师参与此次活动,孟祥祥获得了更深的艺术触动:“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创新表达焕发新生,地域文化如何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保持自我又开放包容。正如长江千回百转终向东流,艺术也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而孩子们就是传承与创新的鲜活力量。”
自8月26日起,湖艺中职教学部舞蹈教研室5名教师便带领100名学子开启“连轴转”模式,每天8小时排练从校内教室延伸至省台演播厅,最终落地江滩现场。彼时正值夏秋交替,户外排练既要应对烈日炙烤,又要克服雨天舞台湿滑的难题。
学生代表李雨佳深有体会:“在室外排练的几天里天气很热,排练过程很辛苦很疲惫,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这个过程中她克服了许多内心的紧张和不安,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更加坚定了深耕舞蹈艺术的信心。
“《欢乐长江》要用大扇子道具排出长江奔涌的队形,《壮丽航程》的彩色大花朵道具雨天会变重,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动作衔接。”带队教师杨雅洁回忆,即便道具操作难度陡增,100名学子无一人掉队,最小的参演学生仅15岁,却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他们在舞台上的完美绽放,不仅是艺术实践的成果,更是人生成长的宝贵经历。我为我们的学生骄傲!”杨雅洁表示。
不仅如此,学子们在细节处的严谨更获导演组点赞:领取服装、道具时井然有序,每场排练结束后主动清理场地,将组织纪律性与专业素养融入点滴行动。
此次参演不仅是湖艺学子专业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成为湖艺“以文化人”的美育实践。从酷暑排练到舞台绽放,湖艺用卓越的艺术表现诠释了美育理念和价值追求,也让长江文化在青春的演绎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