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杨编辑:赵玉芳出品部门: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06-23 点击次数: 15288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2025招生简章
湖北招生代码:C535
◎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国家级骨干专业:音乐表演、戏剧影视表演、人物形象设计
◎国家级艺术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湖北民间舞工作室
概况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是湖北省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的省属事业单位,全国首批重点艺术职业院校、湖北省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基地,首批湖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总占地面积353亩,有龙泉、虎泉、南湖三个校区。学校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湖北省戏曲学校,1988年更名为湖北省艺术学校,2003年升格为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历经湖北省艺术学校、湖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湖北省电影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湖北省艺术研究院、湖北省旅游学校等单位合并,发展为以艺术表演专业为特色,文化艺术和旅游类专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演艺学院、旅游学院、文化服务与管理学院、数字艺术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附设中职教学部(戏曲教学部)、湖北青年实验艺术团、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开设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艺术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考古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28个高职专业和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绘画等多个中职专业,形成了涵盖高职和中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国内与国际合作办学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
教学成果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专业人才。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校以来,培养了朱世慧、李春芳、程彩萍、李祖勋、刘丹丽、徐帆、尹晓东、詹春尧、李琼、万晓慧、谭旋、许江、陈刚、毛焱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师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11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7项,在国际国内各项专业赛事中屡获大奖。
勇担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建校初期,师生创作楚剧《双教子》、汉剧《黛诺》等传唱大江南北的时代经典。近年来,学校创作排演《家住长江边》《洪湖水浪打浪》《楚璞》《乐和长歌》等大量融合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获得国家“文华大奖”和湖北省“楚天文华大奖”、“屈原文艺创作奖”等重要奖项,多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出版国家级特色教材、非遗教材30余部,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学校深入对接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牵头组建“湖北艺术职业教育集团”,与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湖北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联合打造湖北省旅游直播电商基地。校企深化合作成立长江钢琴学院、国际标准舞学院,获批幼儿照护、直播电商、新媒体技术“1+X”试点院校。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学校多次率团赴俄罗斯、法国、斯里兰卡、埃及等进行文化交流,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韩国水原大学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持续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酒店运营管理等专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职教出海”取得成果。
积极服务社会,展现文旅新作为。学校坚持服务国家、省市地区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和长江文化研究,20余篇获得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批示,主持完成文旅部课题、项目20余项。大力培养戏曲新苗,为振兴武汉“戏码头”贡献力量。积极拓展各类培训,年均服务规模达4万人。开展送文艺到基层,支持乡村振兴,积极融入文旅高质量发展大局。
演艺学院
戏曲表演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戏曲发展史、戏曲理论、乐理、文艺活动策划等知识,具备戏曲表演基本功、戏曲人物形象塑造、戏曲唱腔和身段指导等技能,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戏曲表演、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与指导、艺术辅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舞蹈表演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基础理论、编创技法、教学原理等专业知识,具备规范的舞蹈表演、剧目编创、教学指导及舞台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文艺院团演员、培训机构舞蹈教师、文化活动编导及景区演艺编排表演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舞蹈编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舞蹈编导基础理论、编创技法等专业知识,具备多元素融合编创及舞台实践指导等核心技能,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创新思维、中华舞蹈文化传承意识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文艺院团编导、文旅演艺策划、培训机构编导教学、校园舞蹈编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国际标准舞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国际标准舞专业基础理论及竞赛规则等基础专业知识,具备精准的舞蹈技术表现、剧目编创、教学指导及舞台实践等核心技能,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国际视野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专业院团舞者、培训机构教师、赛事编导、裁判、文化交流活动执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音乐表演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歌唱技巧、乐器演奏等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舞台表演、音乐鉴赏和信息技术技能,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群众文化服务和艺术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流行音乐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基本乐理、流行音乐表演、流行音乐编配等专业知识,具备流行声乐演唱、流行器乐演奏、流行音乐编配与录音等技能,具有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流行声乐演唱、流行器乐演奏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音乐制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基本乐理、音乐编曲、音乐制作与软件运用等专业知识,具备声音录制、音频制作、音乐编创等技能,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音乐录制和编辑、音效音响设计、音乐编创、音乐监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物形象设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人物形象发展特征、设计美学、形式美发等专业知识,具备人物形象的分析诊断、设计造型、展示传播等技能,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形象设计、妆发设计、服饰搭配、色彩搭配、形象造型、形象展示及传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团队
卢慧
一级演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舞蹈专 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湖北省艺术创作导师,主理楚舞研究中心、湖北民间舞专家工作室研究工作。作品《家住长江边》《吴都风华》《激楚》等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导演奖和优秀新剧目奖项。主编教材《湖北民间舞训练教程》。
陈春茸
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武汉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奖、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歌曲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代表作有《峡江情歌》《山里的女人喊太阳》等。
郭晓蕾
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专家,湖北省文化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主编全国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特色教材《湖北民歌演唱教程》,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作有《我的江汉大平原》《开口又唱幸福歌》等。
胡承忠
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央视青歌赛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民族声乐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人才库成员,三峡好歌曲推广形象大使。代表作有《清江恋歌》《我从三峡来》《神农架梆鼓》《敲起琴鼓劲逮逮》等。
李然
一级编导,教授。指导学生多次参加“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获园丁奖。原创作品《日昂祖》《凤归兮》等获国家级、省级创作奖项。主编教材《湖北民间舞蹈实验组合》,参编教材四本,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数字营销、目的地运营等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导游讲解、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文旅直播等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国际化视野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导游、计调、旅游咨询、文博场馆讲解、研学指导、旅游产品策划、新媒体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住宿业、餐饮业及现代服务业经营管理、数字化运营的基本知识,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技术应用等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数字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现代高端住宿业的前厅、餐饮、客房、宴会定制服务、人力资源、民宿管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旅游日语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基本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涉外旅游业务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日语语言表达,应用翻译,涉外旅游沟通等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日语导游,出境领队,旅游咨询,会展服务以及酒店涉外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时尚表演与传播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时尚表演艺术、新媒体传播及品牌策划等知识,具备T台展示、平面造型设计、短视频创作、时尚活动策划等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文旅演艺、模特表演、时尚主播、品牌策划、模特经纪管理、秀场编导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团队
谷 音
外聘专家,特级导游,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导游大赛评审专家,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旅行社委员会秘书长,武汉市研学旅行分会秘书长,武汉市导游分会副会长。湖北省金牌导游工作室负责人,入选首届“荆楚诗词旅游推介官”,被授予“湖北导游名师”“湖北省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技能状元”等称号。
刘晓芬
副教授,茶艺高级技师。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旅游赛道裁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赛项裁判,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湖北省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湖北省民宿评定专家。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项,主编教材1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湖北省教育厅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称号。
卢丽蓉
副教授,文化和旅游部万名英才“双师型”教师,中国旅行社协会特聘专家,湖北省“导游名师”,湖北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武汉市旅游协会首批入库专家。主编教材15部,其中《中国旅游客源地概况》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发表论文16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1项。
黄裕华
高级导游,湖北省金牌导游工作室领办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全国文化与旅游干部网络学院导游师资人才智库专业导师,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裁判。荣获2023年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导游讲解赛项教师组一等奖。主编《旅游市场营销》等多部教材,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
蔡 慧
高级礼仪培训师,高级模特培训师,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国际舍宾形体塑造持证教练,国际航协IATA航空认证教员。全国教师教学设计说课大赛一等奖,主编教材13部,发表论文5篇。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模特大赛、大学生服装特大赛等国家级奖项6项,行业赛事奖项20余项。
文化服务与管理学院
文物修复与保护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文物保护基础理论、文物时代特征、材质特性及制作工艺等系统知识,具备文物修复保护、材质分析检测、病害评估诊断、修复方案制定与实施、数字化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可移动文物修复与保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物数字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文物数字化采集、三维建模、虚拟修复、数字展示等知识,具备文物数字化处理、数字资源管理、多媒体展示设计与开发等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文化传承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数字展览策划、数字文创产品开发、文博单位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物考古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文物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等专业知识,具备田野考古调查与勘探、现场文物保护、考古测绘、标本采集等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文化传承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考古资料整理研究及出土文物现场保护修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钢琴调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钢琴调修基础原理、基本音乐素养、智能钢琴装配等知识,具备钢琴调律、修整、整音以及智能钢琴装配与调修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钢琴调律与修整、装配与修复、智能钢琴安装与调修、钢琴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文化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舞蹈、书画艺术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推广与宣传,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艺术教育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艺术教育、小学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艺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育活动策划与组织、学生综合素养指导等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能够从事艺术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艺术活动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前教育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幼儿保育等知识,具备幼儿教育活动组织、游戏设计与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家园沟通等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能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保育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团队
沈易京晶
副教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评员。致力于学前教育的艺术、健康领域教法改革与课程研究,参与的课题获国家级课题评选三等奖,另有四项课题获省级评选一等奖。主编、参编多部教材,撰写的论文在《学前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项教学案例获省、市级奖项,多次荣获市级“明星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徐 晗
副教授,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武汉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教育专家委员。荣获罗马艺术节美声一等奖、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歌剧导演人才培养》项目。获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2024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刘 敬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教育部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孔子研究学会会员特聘书画家、翰墨卢浮宫特聘书画家,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参展获奖,被多家文博机构收藏。
王 滨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骨干教师,长期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武汉建工集团标志设计者,设计作品被收入《武汉晚报20世纪大典》。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物修复与保护组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修复师》人才培养计划评审专家。
吴 昊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骨干教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发表《艺术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古陶瓷专项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等多篇论文,主持多个省级课题,参与《湖北陶瓷》等著作的编写工作。
数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表演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戏剧影视表演理论、台词、形体等专业知识,具备戏剧表演、影视表演、节目主持、活动策划等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戏剧表演、影视表演、旅游演艺、文艺活动策划主持、社会文化活动服务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播音与主持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播音发声、节目主持、采访写作等专业知识,具备播音、配音、节目主持、直播、新媒体传播等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播音、配音、节目主持、采访报道、活动主持、电商直播、语言艺术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影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影视剧本创作、视听节目策划、拍摄剪辑等专业知识,具备影视剧本创作、导演、节目创意策划、视频剪辑等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视听节目创意策划、节目创作、视频剪辑编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摄影摄像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摄影摄像理论、画面构图、光线运用、后期处理等专业知识,具备影视拍摄、新闻摄影、商业摄影、视频剪辑等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摄影师、摄像师、摄影记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广告策划、图片及音视频制作、全媒体运营等专业知识,具备广告创意设计、新媒体内容编辑、数据采集分析、全媒体运营推广等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广告策划、新媒体编辑、全媒体运营、广告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艺术设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面向专业设计服务行业的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职业,能够从事文创开发、设计策划、界面设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舞台美术设计原理、灯光设计、人物造型等专业知识,具备舞台美术设计、道具制作、灯光调控、人物造型设计、数字媒体制作等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灯光艺术处理、人物造型设计、演出监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室内艺术设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室内空间设计、装饰材料、施工工艺、软装搭配等专业知识,具备室内装饰设计、软装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监理等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室内装饰设计、施工图深化、施工监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网络直播与运营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网络直播、全媒体运营等专业知识,具备网络直播运营、编导、主播及全媒体内容策划制作等技能,具有人文、科学、数字素养与职业道德,兼具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能够从事网络直播运营、网络直播编导、全媒体运营、网络主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团队
尹北琛
国家一级演员,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带头人,武汉电视台都市茶座栏目主持人及演员,第7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作品《楼上楼下》获“第五届CCTV小品大赛”优秀作品奖,《招聘》获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三等奖,《军嫂上岛》获央视春晚优秀节目小品类三等奖,《五十块钱》获央视春晚优秀节目小品类三等奖,《来得及》获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大奖。
唐 荀
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女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四届美展及其它大型国内外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2005年曾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派往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研修、考察、工作,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展览。
聂 琪
副教授,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职教理论专委会委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入选首批“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曾获“罗马音乐节”声乐演唱第一名、“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艺术类课题研究6项,在艺术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获中国艺术职教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王 薇
副教授,湖北省教育资源专家库艺术设计专业评审专家,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思维的半径—平面设计创意研究》,论文多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其中3篇发表于北大核心期刊,设计作品多次获奖。
乔 晨
一级/高级技师,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委会常务委员,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指委平面专委会委员,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指委智库专家,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裁判、多省省赛裁判长。主持省级在线精品课、国家教学资源库课,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十四五”国规教材副主编、数字教材主编,论文12篇,北核1篇。
2025年招生专业一览表 | ||
专业学院 | 专业 | 招生类别 |
演艺学院 | 戏曲表演 | 艺术 |
舞蹈表演 | 艺术 | |
舞蹈编导 | 艺术 | |
国际标准舞 | 艺术 | |
音乐表演 | 艺术 | |
现代流行音乐 | 艺术 | |
音乐制作 | 艺术、技能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 |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技能、文理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技能、文理 | |
旅游日语 | 技能、文理 | |
时尚表演与传播 | 艺术、技能、文理 | |
文化服务与管理学院 | 文物修复与保护 | 技能、文理 |
文物数字技术 | 技能、文理 | |
文物考古技术 | 技能、文理 | |
钢琴调律 | 艺术、文理 | |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 | 技能、文理 | |
艺术教育 | 艺术 | |
学前教育 | 技能 | |
数字艺术学院 | 戏剧影视表演 | 艺术 |
播音与主持 | 艺术 | |
影视编导 | 艺术、技能、文理 | |
摄影摄像技术 | 艺术、技能、文理 | |
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 | 艺术、技能、文理 | |
艺术设计 | 艺术 | |
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 | 艺术 | |
室内艺术设计 | 艺术 | |
网络直播与运营 | 技能、文理 | |
注:考生填报志愿时,以湖北省招办公布的政策信息为准! |
学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126号(虎泉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488号(南湖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街道兴龙街9号(龙泉校区)
招生热线:027-87563259
网址:https://www.hca.edu.cn
邮箱:904460200@qq.com
邮政编码:430070